醫患之橋-輿情
發布日期:2022-08-08 22:11:43 來源:中國衛生學術與藝術網 閱讀量:
7月28日早7點,在濟南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一名73歲因燙傷下肢而住院的患者在吃早餐時,連續吃入多塊面包,但未能下咽,隨即發生窒息,臨床患者發現后幫忙呼叫醫護人員,值班醫生劉鑫聽到呼救后立即趕到患者病房,發現患者已經失去意識,呼吸停止,情況十分危急,立即從后方抱住患者,應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施救。
在持續了3分多鐘,連續多次沖擊患者上腹部后,患者仍未吐出食物,仍處于完全的無意識,無呼吸狀態,甚至患者此時出現了大便失禁的情況。對于老年窒息患者的搶救時間如果超過了黃金4分鐘,搶救成功的可能性將很小。
因搶救開始以前患者已經窒息昏迷,對于患者的黃金4分鐘搶救時間幾乎已經喪失,但搶救醫師并未放棄,仍然緊緊抱住面前可能已經消失的生命,繼續與時間賽跑。同時值班護士電話緊急通知了科室主任、護士長,耳鼻喉科醫師及臨近手足科值班護士來幫忙。在一次用力的沖擊后,由患者家屬配合從患者口中取出了一塊面包,此時聽到患者突然吸入了一口氣,接著兩次沖擊后,患者吐出少許殘渣,并出現了連續的自主呼吸。
此時在場的人也全都隨著患者長出了一口氣,隨后在場人員協助將患者抬到病床上,值班護士立即給予監護吸氧,患者面色有所好轉。心電監護連接后顯示患者血氧飽和度在80%左右,但半分鐘后氧飽和度開始出現不穩,并逐漸下降到55%,此時耳鼻喉科李俊義醫師趕到搶救現場,考慮患者可能仍存在梗阻,需繼續開放氣道,并建議請麻醉科協助,護理人員立即電話請麻醉科急會診。
與時間的賽跑還在繼續,劉鑫醫師立即用氣管插管工具將患者的嘴撬開,打算用上面的探照燈查看患者喉部,并嘗試取出梗阻物,但因患者目前已經有少許意識,患者強烈抵抗,緊閉牙關,未能成功,為快速取出梗阻物,再次撬開患者口腔,患者仍強烈抵抗并將假牙咬碎,為防止牙碎片落入咽喉,此方案只能作罷,而此時患者血氧飽和已經下降至45%,患者生命再次受到威脅。就在危急時刻,麻醉科李靖醫師趕到現場,在用可視喉鏡探查后,發現仍有部分面包團黏附梗阻食道,并影響聲門開放。隨即在精準的操作下,應用喉鏡成功取出了殘余的面包塊?;颊哐躏柡投戎饾u回升到90%以上,大家再一次跟隨患者長出了一口氣。在科主任,護士長及其他醫護人員的積極治療下,患者生命體征已經平穩,恢復了意識,并睜開了雙眼。
平時在生活中,因進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堵塞并不少見,尤其是老人與小孩,因缺氧而致人死亡率很高。海姆里克急救法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拯救了無數患者。所以普通人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才能在突發危險的時候實施緊急救治。如果是獨自在家,在旁邊沒有人的情況下,可以用自己的拳頭和另一只手掌沖擊,或用椅背快速擠壓腹部,直到使阻塞物排出。
在本次搶救中,由于醫師進入病房時,患者雖已處于昏迷狀態,但患者被兩名陪人架住,處于站立位,為了節約時間及取得更好的效果,搶救醫師采用了常規的站立位急救法。平時對于已經昏迷的患者或過于肥胖的患者,通??刹捎醚雠P位的方式,可對施救者節省大量體力消耗。
濟南市人民醫院作為三甲醫院,醫院所有臨床科室針對不同突發情況,每月都進行應急演練,本次搶救的成功,是在燒傷整形科全體醫護人員以及耳鼻喉科、麻醉科醫師,還有臨近手足科值班護士積極配合下完成的,體現了醫院醫護人員的應變能力和配合能力。
來源:濟南人民醫院官方訂閱號
編輯:瑪 雅
審核:治 鑫
通聯: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