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西大球場摔倒了,你們快過去看看!”11月21日晚上8點50分,中山大學南校園門診部接到一起緊急求助電話。無暇多想,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校園門診部醫生彭安萍馬上清點東西準備出診。過了三分鐘左右,第二通電話響起,得知球場上已經有人開始給患者做胸外按壓,曾在急診科工作過7年的彭安萍馬上判斷出情況非常危急。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彭安萍和護士陳一劍顧不上拿其他東西,抱上校醫院常備的AED,騎上自行車就往現場趕。約莫過去1分鐘,兩人幾乎與120急救車同時趕到現場。此時患者阿伯已經無意識,頸動脈搏動消失,呼吸微弱。120醫生給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彭安萍和陳一劍立即打開AED,把電極片按照正確位置給患者貼好。此時,AED分析提示室顫,隨即給予除顫,完成首次除顫。

隨后,醫護人員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約5個操作流程后,AED再次分析仍提示室顫,隨即實施第二次除顫。經過持續的搶救,約9點20分,患者阿伯頸動脈搏動恢復,胸廓起伏,自主呼吸恢復。

隨后彭安萍隨同120救護車醫護人員轉送患者至附近醫院急診科進一步搶救。
“可以說,如果沒有AED,只是單純的心肺復蘇,那(搶救)成功率會非常低?!?/span>此次搶救成功,彭安萍認為校園里的AED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傲硪环矫?,由于這個事情發生在高校校園里,當時有許多學生、老師等在附近,他們在發現有人倒地后,第一時間對病人意識和脈搏進行判斷并做心肺復蘇。如果現場沒有人急救,等三四分鐘醫護人員趕到現場,也會對病人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span>
九天兩起心臟驟停
都是用AED成功救人!
前不久廣州地鐵實現AED設備全覆蓋(戳鏈接回顧→【關注】點贊!這一救命神器全覆蓋了!每個地鐵站都能看到它……),沒想到竟然挽救了一條生命。近日,一名乘客搭乘廣州地鐵6號線至黃沙站時,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危急時刻,兩名路過的女大學生施以援手,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心肺復蘇,最終使該乘客轉危為安。兩名學生是廣州南方學院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實習的2018級護理系1班學生黨員凌慧婷和霍穎(共青團員)。11月13日17點50分,凌慧婷和霍穎離開地鐵車廂朝電梯走去時,看到同車廂內一名中年男子倒地不起,地鐵工作人員和兩名志愿者正將該男子抬出車廂平放到站臺空地處,有人正在撥打120急救電話。凌慧婷和霍穎見狀,迅速奔向那位男子,一邊對地鐵工作人員亮明身份,一邊加入到搶救中去。凌慧婷從男子“口唇紫紺,呼叫無反應,摸不到頸動脈搏動,未見自主呼吸”這些表現中,迅速判斷該男子生命體征危象。時間就是生命,兩人毫不猶豫地運用“心肺復蘇術”和AED(心臟除顫器),對該男子實施搶救。在進行5個高質量的循環心肺復蘇后,霍穎拿出手機電筒觀察瞳孔反射,發現該名男子瞳孔散大,遂協助清理呼吸道痰液并繼續進行5個循環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直到AED自動分析出該男子為室顫心律時,所有人立刻按使用提示停止觸碰該男子。待AED自動除顫一次后,她們繼續進行5個循環的心臟復蘇,此時發現該男子出現脈搏,舌頭有輕微吐痰動作,兩位同學馬上判斷有呼吸道堵塞并迅速摳出了痰液;隨后,AED再次自動分析心律,但該男子的室顫沒有糾正并且出現了小便失禁。AED第二次除顫后,兩位同學和現場的急救醫生沒有放棄,決定再次進行5個循環心臟復蘇。當凌慧婷按壓到第4個循環時,霍穎在一旁邊觀察邊報送病情變化:“胸廓有起伏了!瞳孔正常了,頸動脈恢復搏動,有自主呼吸了!甲床、口唇紫紺明顯減輕,皮溫升溫,末梢循環恢復!”“大叔加油!頂??!”圍觀的眾人見狀一起喊道。當天18時20分,經過半個小時的緊急搶救,心肺復蘇終于成功!兩位同學協助清理了該男子的口腔分泌物,把男子交給了到來的120醫務人員并詳細報告了搶救經過,看著患者隨120車遠去,凌慧婷和霍穎兩位同學才轉身離開了地鐵站臺。

“盡己所能,幫助需要的人,用專業技能挽救生命,是我們作為一名護理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被舴f表示,這次的經歷讓她更加敬畏生命,也更堅定了學好專業技能的決心。

凌慧婷同學認為,人生充滿了一個個選擇,而選擇搶救生命是出于本能?!拔覀冎皇亲隽俗约合胱銮覒撟龅氖?,相信遇到這種情況,護理學院的同學們都會一樣伸出援手?!?/span>該校護理與健康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兩位學子運用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緊急施救、守護生命,弘揚了南丁格爾精神,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彰顯了共青團員的責任擔當,她們的事跡正是黨史學習教育為群眾辦實事的最好體現。
秋冬季節是心梗的高發季
醫生提醒→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余濤副主任表示,一旦發現有人突然出現突然跌倒,進而呼之不應,意識喪失,應該馬上想到該患者很可能是出現了心搏驟停,需要立即呼救,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叫人或自己取得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如果患者沒有了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呼吸動作不明顯或是長時間停頓后的抽泣樣呼吸),而且沒有任何的肢體動作以及發聲,可以斷定患者出現心搏驟停,需要立即實施心肺復蘇。1.實施高質量的胸外按壓。使患者仰臥于質地較硬的平面(如地板、桌面等),施救者位于患者一側。選擇患者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段,男性雙乳頭連線的中點位置),以一手的手掌根部接觸患者,另一手置于該手掌上方,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整個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于地面對胸廓實施快速(100-120次/分)、用力(5-6厘米深度)的按壓。每次按壓時,按壓和放松的時間大致一致,放松胸廓時,胸廓要能夠充分回彈。高質量的胸外按壓需要保持連續,直至專業人員接手或患者自主循環恢復(意識恢復或出現明顯的肢體活動)。整個按壓的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少按壓中斷的時間,除了實施必要的操作(例如進行電除顫、人工呼吸、每兩分鐘重新判斷患者病情及因疲勞交換按壓)。2.如有可能,實施人工呼吸。如果接受過心肺復蘇的培訓而且有個人防護的裝備(例如便攜式面罩或呼吸面膜),還應該為患者實施人工呼吸,尤其是非成年患者或是因為窒息(例如溺水等)導致的心搏驟停的患者。3.及時進行電除顫。如果能夠獲取到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應該立即使用,及早進行電除顫。AED的使用只要遵循機器的語音提示操作即可。
如今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人,也就是說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如果身邊的人不能及時施救,患者4分鐘以后的存活率將急劇下降,大腦也將遭受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學會正確進行CPR(心肺復蘇)和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很重要。
重啟生命的方法,
每個人都應該學學!
馬上轉發讓更多人了解!
來源:廣東衛生健康
編輯:瑪 雅
審核:治 鑫
通聯: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