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
發布日期:2022-10-09 21:50:47 來源:中國衛生學術與藝術網 閱讀量:
醫療改革不斷深入,痛點頻現。不過,一個不爭的共識是:醫療費用日益上漲,醫??刭M壓力山大。為控制醫療費用,各地均在嘗試不同的醫療費用控制方法。在不同的醫療費用控制方法中,DRGs正普遍地受到國內醫院的重視。
中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表現在醫保收入相差巨大,各級醫院的醫療水平相距甚遠,即使是同級別的醫院對疾病治療的理念、方法等也大相徑庭,這對DRG全面鋪開是一個挑戰。
在此背景下,2020年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公布了《國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范》《DIP病種目錄庫(1.0版)》。這是繼11月3日公布71個試點城市后,國家醫保局推動DIP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的又一實質性舉措,作為DRG落地的補充。
未來,醫保支付會執行“以入為出”的原則,這就要求醫療機構提高治療性價比,將疾病的診斷、治療(非藥物)、藥物治療、住院費用等劃入整體考慮。我國現行醫療價格體系下,治療費用如手術費等、住院費用相對其他行業極低,一線城市同樣位置的酒店費用比三甲醫院床位費高幾十倍。
DRGs改革最終目標,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DRGs是醫保機構就病種付費標準與醫院達成協議,醫院在收治參加醫保的住院病人時,醫保機構就該病種的預付費標準向醫院支付費用,超出部分由醫院自行承擔,也就是“結余醫院留用,超支不補”。
于是醫院為“創收”,減少病人的實際住院日,增加門診服務,隨之導致門診費用上漲;或者在診斷過程中, 向收費高的病種診斷攀升。導致目標與現實產生了較大差異,控費效果偏離目標,醫??傤~并未得到很好控制。
其實,DRG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有效的引導機制,讓醫院和醫生自愿去優化行為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管理。
DRGs的本質是“只控價不控量”,以病種為單位打包付費,不控量意味著上不封頂,多勞多得,只要技術好,服務好,患者愿意選擇到你這來,做多少,我們支付多少,所以也給醫療市場提供了流動性,這就是DRGs付費的意義。
DRGs改革最終目標,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這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一道思考題,就是未來醫院的發展該走向何方?
醫??刭M與DRGS下,醫院如何走出發展桎梏?
霍爾斯醫療認為,并不是說醫院越大、科室越全越好,一定是我們的醫院管理者,找到本單位的優勢力量,集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力量,達到效果最佳,而一些不屬于未來發展方向的學科和項目可能就要被淘汰,從而達到和分級診療相契合的管理目標。
在醫院“寒氣”艱難之下,霍爾斯推出智庫專家“七維度”全面導入助力醫院綜合競爭力提升,給出專業的指導建議方向,讓醫院走出迷茫與艱難。
通過第三方數據監測深度洞察用戶數據,幫助醫院數據驅動業務改進及運營,精細化的報告分析及市場洞察預警分析,能夠幫助醫院進行行業整體分析及目標客戶群體分析,能夠使客戶更清醒的分析自身客戶及同行競品分析。
1、DRGs實施下臨床科室未來對策與方向:
建立臨床路徑系統
善用統計學
病案與醫生的編碼意識與培訓
薪酬系統改進
2、DRGs體系下臨床科室精細化運營管理
成本管控
流程梳理
資源分配
3、DRGs下科室的市場情況:
科室的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業務收入、業務支出、利潤等情況,也可以追溯到過去幾年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DRGs下就醫患者在需求、觀念以及就醫行為方面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發生了變化,變化的動態和趨勢又是什么。確定自己主要的競爭者,他們的規模、目標、市場占有率、服務質量、營銷戰略和戰術,以及任何有助于了解對手的信息資料.
4、影響本科室經營與經營的有關因素
它們的現狀與未來變化趨勢。本科室的主要特色與專業特長,與競爭對手相比有哪些優勢,有哪些機會可以充分利用。
5、DRGs下來自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威脅
5、DRGs下來自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威脅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以及本科室的主要劣勢在哪些方面,如何改進。
6、DRGs下的科室病種成本核算步驟和方法
將住院病例進行DRGs病種組劃分
按病案首頁費用信息確定住院服務單元
測算各服務單元的成本費用率
計算各DRGs病種組的成本
7、建立基于DRG的醫院績效評價體系
為什么要建立基于DRG的醫療績效評價體系?一是,對于醫院與醫院之間的績效評比而言,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建設區域DRG數據上報平臺,DRG作為醫療服務評價工具的作用也越來越被衛生行政機構認可。二是,對于醫院內部績效評價而言,當前的醫院績效模式無法適應DRG付費制度,如果不進行改革,醫院只會承擔越來越重的成本壓力,無法保障醫院收入。醫院想要在新一輪醫改中不被淘汰,必須主動擁抱這種變化,建立基于DRG的醫療績效評價體系。
霍爾斯醫療表示,每一個醫療變革產生之初,都不可避免地會引起階段性的“陣痛”。DRG付費改革也一樣,它既展現了國家層面醫??刭M的決心,也給醫院和醫師在醫院成本控制和經營管理上提出了新挑戰。
對于DRG付費的實施,或許許多醫務工作者會覺得過于“粗暴”,但既然改變不可避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迎頭而上,積極用好DRG這把利劍,在醫保改革背景下,開辟一條符合新醫療時代的發展之路
來源:Horus智庫
編輯:瑪 雅
審核:治 鑫
通聯:吳 靜